【实用】自然作文汇总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自然是一位慈母,哺育着世间万物;自然是一幅画,把世间瑰丽的食物都装裱进它的画框;自然是一首诗,它诉讼着历史,充实人们的心灵。
天空向我们炫耀了它的妖娆。
清晨,太阳在袅袅云烟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泛出点点星辉,似一位高贵夫人头颈上的粒粒珠宝,格外耀眼,聚集着成千上万人的眼球。
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似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有的似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有的似怒不可遏,威震四方的老虎,奇妙的事物比比皆是,把天空装饰得摄人心魄。
傍晚,夕阳缓缓降临,天空中那一抹红晕,似乎要把一切忧伤、烦恼携走,使人沉醉在无限的遐想中……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深红色,显得瑰丽,妖娆。
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魁梧。
暖春,经过春风吹拂与春雨的滋润,大地充满了生机,小草换上了嫩绿的春装,伴随风的吟唱,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鸭子在湖上溪水,似一朵朵黄花点缀在湖面上,正如苏轼的那首诗一样“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把春天生生不息的活力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烈夏,溪水哼着欢快的小曲,一路向东逝去,荡起的水花溅在人们脸上,沁凉沁凉的,使人神清气爽,万物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画面,格外美丽。
深秋,落叶纷纷扬扬地落下,伴随一丝凄凉,凉风拂过脸颊,使人感到清爽,漫步枫叶毯,倾听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好不惬意。
寒冬,大地穿上银白色的婚纱,显得庄严美丽,雨的泪滴翩然落下,寒风呼啸,形成一副动人的交响曲。
自然,是一位慈母,一首诗,一幅画,时时刻刻为我们奉献着!
大地所孕育的一切生命,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在凡尘之间流动、演绎。
秋天,所有的树都要与孩子们分离,比如我,一棵常青树。我的孩子,尘世间渺小的树叶,将在一夜秋风之中,离开我的怀抱。它们也老了一片片暗黄憔悴,我捉得住它们,但它们终究捉不住我。
孩子们乘风离开了,我只能为他们祈祷。树叶们在我的脚下盘旋,久久不愿离去。
雪,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降落在我的头顶。渐渐的,我弯下了腰,让这些小天使降落在地上。我抛弃的,是我所承受不起的,但我也庆幸,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们了。虽然它们早已被白雪压在底下,但我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轻轻地,好像初生的婴儿在呼唤时间一样。
初春,我早已感到一股新意涌上心头。不久,我的树冠探出些绿脑袋来。这清新的绿色褪去了母亲沧桑的容颜,一切又变得亲切自然。
我骄傲地顶着头顶的一片新绿。但我从未忘记,它们是我上一季孩子的替身,如果不是树叶把养分汲入我体内,让我保持常青,大地也不会有今天的美丽。
多少年过去了,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成了养分十足的风水宝地。我是常青树,但让我常青的不是树,而是自然。
如果有一天,我放弃了这个家园,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告诉你们的孩子,这块土地的每一处地方,都是神圣的!
我们深知:森林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森林!
评语:小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赋予一棵常青树和树叶以灵魂,经历了秋冬春,演绎了生命的轮回。语言生动具体,表述富有诗意,充满了灵气,结尾含义深刻。
春天圆舞曲
冬去春来,自然之歌早已在悄然无息中播放了春的前奏。“啊——”柳树的嫩芽熟睡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刚刚睡醒,伸了一个懒腰,春的第一个音符响起了!小溪、河流欢快地流淌着,“哗哗”“哗哗”,时不时还有几条顽皮的小鱼跃出水面。“扑通”“扑通”,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他们轻轻地拍打着窗户,“嗒”“嗒”,柔和的乐曲萦绕着高楼、学校、森林……一场春雨过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晶莹的水珠滴落在小草上,显得小草更加小巧玲珑,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也来到草地上放飞自我。春的乐曲慢慢高亢起来了……
夏天的摇滚
转眼之间夏就弹起了它的专属吉他——太阳,摇滚之乐响遍了整个地球,直接把激情四射的乐曲与热情送给了全世界。蝉为夏的摇滚之乐欢呼和尖叫,夏唱的越高亢,蝉叫的越大声,“知了!”“知了!”“知了!”晚上,青蛙也“呱呱”地叫着,兴奋着,欢呼着,庆祝夏的到来。
秋天的倾诉
这首乐曲已经快接近尾声,秋也要充分的展示自己。水稻成熟了,金黄黄的,漫山遍野,风吹过稻田,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说:“农民伯伯,我成熟了,赶快把我带回家吧!”树上的苹果熟透了,掉在地上,“咚”的一声,它好像在倾诉:“哎呦,痛死我了,你们怎么还不把我带回家呀?哼!”
蟋蟀和蝉,唱完最后一曲歌就谢幕了,它们等待明年的音乐会。
冬天的低吟
这首乐曲最终还是迎来了结束。在凛冽的风中,所有的生命都有所收敛,干枯的树枝被积雪压断,“噼里啪啦”,树枝就和小草一起回归大地,在这个冬天留下的只有孤独和寂静。
一切的安静和收敛都是酝酿,来年的春天又会有活活泼泼的生命重新歌唱!
大自然的歌声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神奇啊!
微风拂动,送来缕缕麦香,也给麦田带来了一道金黄的波痕,仿佛琴键上传散出的缈茫的旋律似的。站在一望无际的麦垄上,我不禁想起了苏子的教诲:“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食。”大自然提供我们衣食所需的同时,又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所需……
且不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春韵,也不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韵,还不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韵,更不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冬韵,只谈身边的河流与高山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吧!
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河流中,我们学会了追求,学会了积累,学会了前进……河流过处,填平了低洼的沟河,滋润了冬季干涸的河床,滋养了初春新生的嫩芽儿。它教会我们积累与奉献,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壮大声势。河流昂首挺胸,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它们知道只有融入海洋,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它教会我们追求,教会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添上神的一笔。河流奔腾,途遇怪石,它不会从下面冲击它,而是从侧面一次次温柔的抚摸它,最终使它锋利的棱角趋于平滑。它教会我们面对困难的又一种解决方法,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添砖加瓦……只要认真品味,你会从河流中发现诸多早已衍化成真理的精神食粮,一次次扩弃我们的精神财富。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享不尽的财富。
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高山中,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登临,学会了享受……山是大自然的财富,也是我们的导师,登山需要毅力与决心,但更重要的是忍耐。“高处不胜寒”是人尽皆知的真理,越往高处,便愈加清寒,这份清寒,远非气候上的砭人肌骨。更深层的`是压力与寂寞,只有克服了气候的清寒,征服了寂寞,你才能感受“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旷达”,才能体会“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卓尔不群,才能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才会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慨。高山以其全部精髓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这份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自古便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古训,这不也从侧面证实了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吗?
品味自然,让春香四溢;品味自然,让夏荷烂漫;品味自然,让秋枫红遍;品味自然,让冬梅绚烂;品味自然,让我们的精神财富更加绚丽多姿!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例如: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清新的空气,而且她还生活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朋友——动物与植物。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却又无情地在不断破坏着这个给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条件的自然环境。南极的黑洞、河流的污染以及电视上频频报道的洪涝灾害与某种生物的濒临绝种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破坏和谐自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最高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左右。由于水资源的日渐匮乏,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还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用水。这些环境的变化,让我们原本和谐的自然环境,早已变得千疮百孔。
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没能停止对地球环境无情的破坏。任意的捕杀各种动物,肆意的破坏森林资源,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时候只能借助于文献资料去认识某种已经绝迹了的生物。
现在甚至连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也无可避免的遭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黄河经常爆发的洪水,让农民伯伯的房屋与田地都被冲跨。是谁做的呢?是人类,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乱砍乱伐的行为造成的恶果。如果大家都懂得尊重环境、爱护环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生存局面。
今天人们所谓的珍惜动物,大多都是受到了人类的残杀与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稀少后才被人类重视起来的。吃野生动物的现象在这个社会上越来越普遍。你可曾想过?有一天,你以前嘴里所吃小动物的就是今后被人们认为的国宝!你可曾想过?如果我们在吃一种弱小的野生动物的同时,再去拯救另外一种将要绝迹的野生动物,那样就可以做到真正的生态平衡吗?
久居闹市渴望回归清静的自然,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慨叹。急如烈火的时刻,很想静下心阑,默念百句“百忍成金”后,想心中要有个超越,使自己的心界无拘无束,顺其自然。若使人生的脚印,布满人生的航线,就要放弃幻想中有关美好的版面,让迷失的心回到一度童贞的从前。然后引吭呐喊,如远古鼻祖对劈雷闪电毫无汗颜。要心归自然,就不要忽略那充满爱意的双眼,使心之麻木冷漠地独守心之自尊的浦岸。
用手遮住双眼,让思绪飞到从前。看见柳眉儿吐绿,看小溪水流潺潺,心如止水却能一派生机盎然。思念不是在白昼,而是在漆黑的夜晚。万念俱灰的时刻,想到蓓蕾初绽、雏燕呢喃,斗转心移,心绪陡缓。于是想到童年时仰望星空的夜晚,数着寒星听老奶奶讲天上的街市那美丽的灯盏,幻想有朝一日乘飞船在街市游玩。心归自然,唤醒童时的梦魇。
老奶奶已经八十有余,在城市里住久了,想念起家乡那蓝天、碧水、绿树、青草……,想在有生之年能呼吸一下乡村新鲜的空气,想吃一口刚从地里拔出的小葱蘸大酱,想咬一口还带有露水花刺儿的黄瓜,想喝一口刚从深水井里打出来的井拔凉水,想死后安葬在荒野,接受大自然的亲临抚摸。是心归自然,使她心中有弥漫不散的微光;是心归自然,使她想到一种对闹市的超脱,一种无言的快乐。
心归自然,能使死灰复燃;心归自然,能使你东山再起替代举步维艰;心归自然,是生命的指南,是向明亮敞开的心窗扇扇,描绘如诗画卷,勾勒苍桑的似水流年。
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些生活习惯,从这些习惯的好坏中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生活小节和自身的修养。
生活区有一个热水器,是为员工供应开水用的,热水器旁放有一个垃圾篓,大家都知道它是用来装什么的,但偏偏是“大家都知道它是装什么的”就是没人用它。来打水的员工有部份人就是把茶渣,速食面的包装袋、果皮等丢在热水器的排水管上,把排水道堵得死死的。而且,当保洁员三番四次把这些垃圾清理后,有些员工还是熟视无睹日复一日地把杂物丢在排水道上,旁边的垃圾篓成了摆设,呜呼!
还有,宿舍楼的一楼放有几个大塑料桶,也是用来装生活垃圾的,有些员工在二楼不肯移玉步,直接在楼上把垃圾抛下来,好似天女撒花一样把垃圾桶周围搞到一片狼籍——这个地方就成了老鼠的乐园。
我有个朋友在日本生活了多年,他说,日本人的垃圾是在家将其分成可再生物和不可再生物,原后自己拿到社区的垃圾房。他还说,日本人非常注重生活细节,在公共场所从来不打扰别人。他这句话使我想起了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银行、电影院、餐厅,有些人在这些地方打电话或聊起天来就好像骂街一样,跟疯子不相上下,仿佛整个空间内就他自己生活着。
垃圾分类我们做不到,把垃圾放在垃圾箱内也有部份人做不到,难怪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脏乱差。以前听人说外国是如何的洁净,逛街回来用纸巾擦鞋也没有一丝尘埃就确得这些人崇洋,后来官方的宣传才知道是当地民众良好的生活习惯营成的。
讲起这些生活小节,并不是说我是如何的高尚和不食人间烟火,但起码我还是比较安份去做的。如果我们都认为这些细节“无伤大雅”,那么我们的后辈也可能会把这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发扬光大,这样在生活和自身素质上就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这些“无伤大雅”的习惯就会引来别人鄙视的目光,与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和谐文明有些格格不入。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概就是说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与人的素质息息相关的事了。
本文并非批评大家什么,只是善意提醒一下,当某日我们当中的哪一位走向更高的领域时,如果还是出现以上所说的“无伤大雅”的习惯,丢脸的还是自己。
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多彩的生命;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无穷的智慧;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优秀的质量……大自然是一位无私的母亲,不求回报的为我们提供所需生活材料,而我们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呢?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棵盛的树,时间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大自然就是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
大自然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更赠予了我们生活的必备品。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欲望和和永远学不会满足的贪欲之心,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造、销毁这个曾经养育人类千秋万代的大自然。记得刚刚记事的时候,喜欢在山坡上寻找只属于我的那一片美丽天堂,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有树,有草,有空地,有鸟唱,有花香。”就是一个“唯美的天堂”。痛痛快快的在那儿呆一整天,有时还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或享受清风拂面,或打个盹儿,或带上一本有趣的书,悄悄的,静静的,像神仙云游在迷雾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本应越来越多的树反而越来越少了,从前那个“唯美的天堂”再也找不回来了。树木伤心的在残留的桩上写着一圈又一圈我们读不懂却圈圈凄凉悲惨的“树文”,云儿伤心的为它落下眼泪,小鸟不再歌唱,花儿不再香甜。当世界上最后一棵树木变成家具之时,当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成眼泪之时,就是麋鹿园里的最后一块石碑倒下之时。
朋友们,珍惜与保护大自然不只是园林工人应尽的义务,它更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必须担负起的责任。现在网上正流行一种活动,在您生日那天花一元钱让园林工人种植并精心培育一颗小树苗,如果每年生日都种一棵,在您心血来潮想去看的时候,就是一片规模不大却碧绿、充满生命力的树林。这不仅仅是您在为自己庆祝生日,更是在为自然界尽自己的一份力。
面对自然,我们应问心无愧;保护自然,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珍爱生灵,爱惜资源;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美化家园!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只有一个可以养育人类的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可以使人类千秋万代的大自然。不要让地球母亲唉声叹气;不要让自然母亲伤痕累累;不要……善待大自然所有的赠予,和他们和谐相处,大地律动,生命,花开!
文档为doc格式